【字体:
】
“粽子五月香,闲人无粽忙”。端午节来领之际,粽子等应节食品正迎来消费高峰期。为保障大家度过一个愉快、祥和的端午佳节,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选购、贮存、食用粽子时,勿忘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一、选购事项
市面上主要有预包装粽子、新鲜粽子、自制粽子三类。
(一)预包装粽子:严查标签与包装
选购预包装粽子时,应仔细核对包装上的食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贮存条件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,避免购买“三无”产品。真空包装粽子若出现胀袋、漏气或破损,可能已变质;速冻粽子需检查是否在冷链运输中保持低温,避免因解冻导致细菌滋生。通过直播或电商平台购买时,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真实标签信息,收货后及时验货,留存订单记录和聊天截图作为维权凭证。
(二)新鲜粽子:“二看一闻”三步骤
购买新鲜粽子时,一看粽叶是否包裹紧实,颜色是否正常(墨绿、黄绿、淡黄均属正常);二看粽体有无霉点、露米或变形;三闻气味,如有哈喇味、酸败味或其他异味,说明粽子已变质,切勿食用。特别需警惕“返青粽叶”,此类粽叶经化学染色处理,颜色异常鲜绿但可能含硫酸铜等有害物质,可经煮熟后辨别:正常粽叶煮后水呈淡黄色,且有清香;“返青粽叶”煮后水变绿,且有硫磺味。
(三)自制粽子:严控原料与卫生
自制粽子时,糯米、肉类、豆类等原料需无变质、生虫现象,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;粽叶和棉麻线捆扎前需彻底清洗。包粽前洗净双手和器具,生熟食材分开处理,避免交叉污染;高压锅焖煮需确保粽子熟透,尤其是肉馅粽和杂粮粽。使用素色棉麻线捆扎,避免尼龙绳高温产生有害物质。
二、储存与加热事项
购买后的粽子要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法保存,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。冷藏或冷冻贮存的粽子,食用前应彻底热透。打开的粽子存放在室温下尽量不要超过2个小时,吃剩的粽子应及时冷冻存放,但时间不宜过长,再次食用前,仍要蒸熟煮透。而自制粽子保质期短,建议现包现吃。如食物已发生变质,味道变酸或变苦,请立即停止食用,避免发生食物中毒。
三、特殊人群食用事项
糯米粘性大,过量易积食,建议搭配蔬菜、水果或大麦茶助消化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量,因糯米升糖指数高,可选择低糖或杂粮粽,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肉粽、蛋黄粽等高脂肪馅料,选择低脂或素粽。老年人与儿童消化功能较弱,建议少量食用。
四、绿色消费提示
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坚持“重品质、轻包装”原则,更多关注配料表、生产日期等商品信息,按需购买避免浪费。值得注意的是,应优先选择采用可降解材料、简约包装的商品,不追求奢华包装,拒绝为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买单;若发现违反GB 23350-2021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》的违法行为,应坚决抵制并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。
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: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选择资质证照(营业执照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)齐全、管理规范的商家。购买粽子时请索要发票、小票或电子订单,保存包装及标签作为证据。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虚假宣传,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投诉。